拆解國務院2萬字AI發展規劃 八大核心技術 數十產業
7月20日消息,今天,國務院近日印發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對于人工智能行業下一步的發展規劃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見,包括我國面向2030年的新一代人工智能“三步走”戰略、AI的數十個落地產業、八大關鍵技術、AI人才的培養與引進、以及人工智能規劃推進辦公室等。
在今年三月的“兩會”(全國人民代表大會,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)期間,“人工智能”首次被寫入了總理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后(人工智能引爆兩會背后!李彥宏馬化騰郭廣昌靠什么上頭條),政府第一次發布專門針對“人工智能”的國字號文件,也標志著我國已經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。拆解國務院2萬字AI發展規劃 八大核心技術 數十產業
一、從產業到社會服務,AI的全面落地
《規劃》中提到,我國現在面臨著人口老齡化、資源環境約束等挑戰,需要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業融合創新。
從產業界來說,需要推動人工智能在制造、農業、物流、金融、商務、家居等重點行業落地應用。同時大力發展新興產業,包括智能軟硬件、智能機器人、智能運載工具、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、智能終端、以及物聯網等。到2020年,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,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。
從公眾服務來說,需要圍繞教育、醫療、健康和養老等行業,為公眾提供個性化、多元化的服務。從社會治理角度則需要推進智慧政務、智慧法庭、智慧城市、智能交通、智能環保等人工智能應用,推動社會治理發展。
此外,《規劃》中還提到,由于人工智能技術可準確感知、預測、預警基礎設施和社會安全運行的重大態勢,及時把握群體認知及心理變化,對維護社會穩定有著重要作用??深A見的是,安防產業也將會是AI在產業與社會服務落地的重點項目之一。
二、八大重點AI技術
《規劃》中還列出了八項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關鍵共性技術,其中無人車、機器人、虛擬助手、神經網絡處理器、AI專用芯片、自然語言處理(NLP)、知識圖譜等我們熟悉的AI技術也紛紛入選。
八項技術分別為:知識計算引擎與知識服務技術、跨媒體分析推理技術、群體智能關鍵技術、混合增強智能新架構和新技術、自主無人系統的智能技術、虛擬現實智能建模技術(指的是虛擬對象與虛擬環境和用戶之間的交互)、智能計算芯片與系統、自然語言處理技術。
三、加快AI人才的培養與引進
《規劃》中表示,人工智能發展的重中之重是——高端人才隊伍建設。我們要堅持以培養人才+引進人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,加強教育體系建設的同時,加快引進全球頂尖人才和青年人才。具體包括:
1)加大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引進力度:開辟專門渠道,實行特殊政策,重點引進神經認知、機器學習、自動駕駛、智能機器人等國際頂尖科學家和高水平創新團隊。
2)建設人工智能學科,重視學科融合:推動AI在高校中的學科建設,盡快在試點院校建立AI學院,并重視AI與數學、計算機科學、物理學、生物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、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,并且鼓勵產業界與學術界加強合作。
四、成立人工智能辦公室,推進“三步走”
《規劃》最后表示,科技部內將成立人工智能規劃推進辦公室具體負責推進規劃實施。同時成立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,研究人工智能前瞻性、戰略性重大問題,對人工智能重大決策提供咨詢評估。
同時,我國將充分利用已有資金、基地等存量資源,統籌配置國際國內創新資源,發揮好財政投入、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主導作用,撬動企業、社會加大投入,形成財政資金、金融資本、社會資本多方支持的新格局。
此外,《規劃》還提出了我國人工智能“三步走”戰略目標:
第一步:到2020年,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,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,培育若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業,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,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。
第二步:到2025年,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,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,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,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,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規、倫理規范和政策體系。
第三步:到2030年,人工智能理論、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,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,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,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,形成一批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。
結語:彎道超車
從“人工智能”首次被寫入了總理《政府工作報告》,再到國務院印發的這份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,我國已經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。目前,國家越發關注以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5G為首的高新技術行業,加大力度投入產業升級,無一不是為了提升綜合國力、加強科技研發實力、在智能科技新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。
我們錯過了工業革命,我們錯過了電氣革命,我們勉強跟上了信息革命的節奏,卻依舊需要跟隨歐美企業的發展步伐,難以從“中國制造”升級到“中國創造”。然而今天,我們沒有錯過人工智能革命,在這個風起云涌、瞬息萬變的智能時代里,在老牌發達國家GDP增速低至2%、甚至1%的背景下,我們在泛智能賽道上與世界領先國家并肩前跑的,力求彎道超車。